欢迎访问信息百科,专业百科知识网站!
手机版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生活百科 >冼星海生平简介(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)

冼星海生平简介(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)([db:子分类])

发布时间:2024-04-13   作者:晨与橙与城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冼星海生平简介(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)

1.冼星海生平简介:冼星海,曾用名黄训、孔宇。籍贯广东番禺。1905年6月13日生于香港一个贫困船工的家庭。少年时期,他便非常喜爱音乐,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,参加业余乐队。1926年入北大音乐传习所、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。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,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《普遍的音乐》。1929年去巴黎勤工助学,从师于知名提琴家帕尼·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·杜卡。1931年考上巴黎音乐院。在肖拉·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。留法期内,创作了《风》《游子吟》《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》等十余首作品,1935年回国后,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,创作了大批战斗性的群众歌曲,并为进步影片《壮志凌云》《青年进行曲》,话剧《复活》《大雷雨》等铸就音乐。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,之后武汉与张曙一起承担进行救亡歌咏运动。1935年至1938年间,创作了《救国军歌》《只怕不抵抗》《游击军歌》《路是我们开》《茫茫的西伯利亚》《祖国的孩子们》《到敌人后方去》《在太行山上》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。这些作品中他娴熟的运用了节奏技巧,表现出果断果断,慷慨激昂的情绪,歌曲随影片传遍大河上下。以后,又写出影片《夜半歌声》(1937)里的“激情”、“夜半歌声”、“黄河之恋”,这几首抒情插曲,显示他独具一格的作曲风格。抗战爆发后,写出抗战戏剧《保卫卢沟桥》主题曲,而且随表演剧团,赴各地开展巡回演出,走到哪里写到哪里,创作了近四百多首歌曲,每到一处都传遍着他创作的救亡歌曲。

2.1938年赴延安,任鲁迅文艺学校音乐系主任。在途中应贺孟斧之邀为影片《风雪太行山》作曲。抵达延安后,他一边教学,一边创作。写出《黄河大合唱》、《九·一八大合唱》,歌剧《军民进行曲》,《黄河大合唱》以深刻的主题,独特的艺术特点,成为他的一部杰作,在我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1939年又为纪实片《延安八路军》创作曲子,之后赴苏联创作了《民族解放交响曲》、《神圣之战交响曲》。在苏联期内,因积劳成疾,于1945年去世。 他的代表作有:大合唱《黄河》、《生产》、《九·一八》等,交响曲《民族解放》和《神圣之战》,交响组曲《满江红》等,管弦乐《中国狂想曲》,以及独唱曲、独奏曲等数十首。是继聂耳以后,以更广泛的题材和体裁,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释放抗争,对全国抗日军民起了极大鼓励作用。著作有:《论中国的民族音乐方式》、《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》等。

扩展阅读

不仅如此,朱杞在绝大多数时候被剔除出太祖诸子的排行,比如第十一子朱椿的生平简介称“王……高皇帝第十子,母惠妃郭氏”;肃王朱楧明明是第十四子,生平简介却称“王,太祖高皇帝第十三子,母妃郜氏”;唯独鲁王朱檀的生平简介将朱杞这位九哥计算在内,称其为太祖第十子。

上好欣赏课,通过欣赏,扩大学生的视野,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的感染和鼓舞学生。在上好欣赏课的同时,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“吹管乐器”和“打击乐器”,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,还要介绍世界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和冼星海的`生平事迹,学习他们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。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时尚女人
健康养生
生活百科
美食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