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信息百科,专业百科知识网站!
手机版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时尚美容 >疯了(疯了林忆莲原唱完整版)

疯了(疯了林忆莲原唱完整版)([db:子分类])

发布时间:2024-03-06   作者:血瞳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疯了(疯了林忆莲原唱完整版)

近期,微博出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——

杜甫被「冲」了。

原因在于:

杜甫没有才华,没啥文采。

作品没深层,全是耍脾气。

不够正能量,全是后人硬捧。

并且,附和的人也不少。

这些言论 ,看得鱼叔忍俊不禁。

真和这些人较劲吧,好像也没有这个必要。

但继而一想,这样的骂战已经不是第一回见到。

趁这个机会,鱼叔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。

我们的大诗人,怎么就「塌」了呢。

杜甫,也不是第一次被骂了。

豆瓣上,在一些与杜甫相关的纪录片评论区,也有一些差评低分。

甚至列举一段段「黑历史」,大有要将杜甫棺材板弄翻的意思。

这些差评虽然后来消失了,但至今仍被一些忿忿不平的豆友挂在高赞处,警示后人。

一样被网友拉出来批的,当然也不只是杜甫。

李商隐

的名诗《夜雨寄北》,曾被网民指剽窃霹雳布袋戏。

还被称为「碰瓷世界非物质遗产的阿猫阿狗」。

布袋戏《霹雳震寰宇之刀龙传说》

之后,这位网友知道了李商隐是位诗人,又发了一条微博道歉。

却又把李商隐称作

「冷门诗人」

还有,

李清照

在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播出时,主题歌《知否》也随之大火。

曾有网民指责这首歌辞藻堆砌、逻辑不通、矫情做作,连喊麦都不及。

殊不知,这首歌的歌词出自李清照的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。

很多人分明不懂,却好为人师好加评价。

2011版《红楼梦》,曾用曹雪芹所写的《飞鸟各投林》做结尾曲。

结果有人给出极其「辛辣」的点评:

「现代感过强,不古风,词作者去补习几年语文。」

没有认真看完《红楼梦》也就算了。

有人连「诗仙」李白都不知道。

说李白写的《流夜郎赠辛判官》是

「做作的仿古风」

还说「气岸遥凌豪士前,风流岂落别人后」一句是败笔。

总有人,看大家不行,看名著不过关。

一字一句,都透露着一种迷之自信。

鲁迅,会成为「千夫所指」。

不但文章水分多,还严重摆脱时代。

经典名作,总被扣上

「三观不正」

《水浒传》是无赖滋事,最终被一锅端。

《西游记》是神鬼故事,不如网文有想象力。

《红楼梦》最惨,主人公基本被「道德标兵」批了个遍。

贾宝玉是「中央空调」,林黛玉是「作精」,薛宝钗是「绿茶」「心机婊」……

撇开情节、角色、情绪等一系列元素,而是随便简化贴标签。

这不仅是一种懒惰,也是对文人名作的一种不尊重和忽视。

而在如今这个科技发展快速,娱乐元素日渐增加的时代下,这类「忽视」正快速蔓延。

以致于近年来

「中文已死」

的论调愈演愈烈。

上个网,好好说话变为奢求。

随处可见拼音缩写和网络用词。

有的时候这是提升趣味,有的时候就导致阅读障碍。

看个综艺,「老年人」看不懂。

《脱口秀大会》第五季里,网红拉宏桑用各种网络梗战胜淘汰职业职业脱口秀演员。

中文未死,但也已经被这些荒谬离谱的状况打成受伤。

缩写、拼音、网络梗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中弱化了中文的魅力和深度。

当然,也不是说,这些网络用词不好。

只是因为过于乱用,而消解了大家的表达能力。

时间一久,中文特有的美感该到哪里去找呢。

鲁迅看过也要气吐血

诗歌,本就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述最深的情感。

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曾写到:

「李杜文章在,光焰万丈高。」

正是对李杜二人的诗歌最高的评价。

杜甫曾经也是表情包顶流

网民口中落魄时的「愤青」,其实牵挂着天下无数一样困顿的有才之士。

这才有了——

「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!」

《大唐诗圣》

安史之乱阶段,正逢暮春。

杜甫被俘,触景伤怀。

战争中对亲人的思念,被浓缩成了十个字:

「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」

《杜甫:我国最伟大的诗人》

杜甫一生漂泊不定,经历坎坷。

等到年老多病,叹惋自己不得志和国势衰退。

便有了被后世称为「千古第一七言」的《登高》:

「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上台」

《大唐诗圣》

纵观历史,杜甫冠绝古今。

甚至在国外,都有许多忠实拥趸。

央视曾联合BBC出过一部纪录片——

《杜甫:我国最伟大的诗人》

,就展现了外国人眼里的杜甫:

「西方文化中,没有能与之相比的人物。由于杜甫在机缘巧合之下,不仅用诗歌抒发了个人感情,还表现了一个文明的道德感。」

片中还找来「甘道夫」

伊恩·麦克莱恩

来念杜甫的诗。

不得不说,这种感觉非常细微。

外国人念中国古诗,有点怪,也有点好玩。

但,

英语的翻译,始终难以复原中文古诗的神韵。

失了律动,失了律感, 更少了力度。

弹幕中吐槽的人也不在少数。

事实上,能展现中文之美的,只有中国人自己。

去年,央视在奥运会期间曾频频奉献众多

仙人解说词

杨倩射击夺冠,用的是「除去君身三重雪,天下谁人配白衣」。

孙一文击剑夺冠,用的是「一剑光寒动九州」。

孙颖莎冲进决赛,用的是「少年负壮气,奋烈自有时」。

冬奥会期内,央视评价起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:

「容颜如玉,身姿如松,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。」

相比文字,更令人称绝的是将那些美妙的文字影像化。

鱼叔最爱的,应属近年来出圈的河南卫视晚会。

例如最早出圈的

《唐宫盛宴》

14位舞者扮成唐代皇宫少女乐师。

体态丰腴,表情俏皮,化斜红妆容,着三色襦裙。

他们含胸踱步,低头扭腰,穿梭于一幅幅古书名画之间。

随着号角响起,他们列队进殿。

正应了王维写的那句:

「九天阊阖开宫殿,万国衣冠拜冕旒」

再比如之后端午晚会的水下中国风舞蹈《祈》。

舞者化身洛神,水下化为飞仙。

拂袖起舞,衣袂清扬。

如同曹植《洛神赋》所书:

「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,好像兮若轻云之蔽月」

中文的精妙,只有在最懂中文的我们手上才能大放异彩。

它就像一个浪漫小承诺。

一旦提到,就会瞬间转动心灵深处的心弦。

让大家总能心照不宣地为之惊叹和折服。

《妖猫传》剧照下的留言

曾经,看国剧的快乐之一就是品位那些

精妙的台词

鱼叔印象最深的就是《甄嬛传》。

「甄嬛体」古腔古调,字句凝练,趣味盎然。

随便打开一集,都能体会到这部剧台词的妙处。

小到这些特色口头语。

「本宫」「极好」「真正」……

一句「贱人就是矫情」更是成为爆红金句。

大至很多名言长句。

剧中的台词不会刻意堆积古风文辞,而是真正服务于故事和角色。

例如结局时,甄嬛对皇帝说:

「四郎,那年杏花微雨,你说你是果郡王,或许从一开始,便都是错的。」

短短一句话,既有对美好往事的回忆,也有对当下的悲伤。

没有谁对谁错,只有世事难料。

此外,还有许多诗词曲赋、酒令灯谜等旁征博引。

例如甄嬛在梅园念出一句:

「逆风如解意,容易莫摧残」

刚好被路过的皇帝记下了诗词,也记住了这个文采出众的小宫女。

再比如甄嬛情窦初开,想念皇帝。

「山之高,月初小,月之小,何姣姣!

我有所思在远道,一日不见兮,我心悄悄」

触景生情,目光所及,心之所向。

不矫情,不造作,不故意咬文嚼字,听上去十分自然。

《甄嬛传》中的台词,被许多人作为国产剧的样本。

不但贴合人物故事,充足华丽有律动。

还有很多暗喻潜台词的设计。

正如此,剧中的很多台词才能出圈成梗,变为经典咏流传。

但无奈,《甄嬛传》这样的国剧只是昙花一现。

近年来的众多国产剧,都远不能望其项背。

就用被称作低配版《甄嬛传》的

《延禧攻略》

而言。

同样是皇上选秀。

《延禧攻略》中乾隆说的是:

「这今天风这么大,她站着应该挺费劲的吧」

《甄嬛传》里,雍正说的是:

「江南有二乔,河北甄必俏,甄氏出美人」

台词雅致无比,尽显帝王的搏学。

两部剧一对比,损害极大,侮辱性极强。

像这种「台词降级」,近年来已成为国产剧的通病。

要不

强制套古风台词

只要演员不尴尬,尴尬的便是观众。

要不

放进各种流行语

看似迎合当下潮流,其实破坏了剧集自身。

长久以往,台词越来越差,涵阔的文化也越来越低。

最后

「台词降级」转变成「审美降级」

表面华丽,核心空洞,逐渐成了国产剧的一致困境。

这些,正是因为过于迎合快餐文化,忽视中文文化所导致的后果。

然而,影响并不只在拍不出好看到国产影视剧。

影响较大的,是对民族文化自信的遗失。

近年来,日韩均出现了充足代表该国民族文化的作品。

韩国有

《兹山鱼谱》

,叙述被贬的士大夫在偏僻渔村编写书籍的故事。

豆瓣8.8,一上映就登顶周票房榜首。

日本有

《编舟记》

,叙述几个编辑花十五年时间编纂一本辞典的故事。

豆瓣8.6,拿下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。

反观我们,这些年居然找不着一部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优秀作品。

在这些电影的评论区,许多人都跟鱼叔一样感到可惜。

感叹邻国拍出了我们十分需要却又彻底缺失的内容。

就连西班牙宇航员,都愿意引用《兰亭集序》直抒胸臆。

而我们在做什么?

大家在诋毁诗圣,说他没文采。

这样的反差,真的是太让人难受了。

宋朝大家张载有写:

「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」

用之来形容传统语言文化,再合适不过。

在眼下日新月异的时代,相拥新事物无可非议。

但,我们更应该带上慧眼,去其糟怕,取其精华。

而无法因此丧失自己独立表达的能力。

会表述,有文化自信,才能欣赏中文之美,领略其中的哲思与深意。

我们该做的是传承,而非抹杀。

既要学会看到中文的浪漫,也要学会如何表达浪漫中文。

中文,是断然不会死的。

但我更希望看到,它热烈而精彩地活着。

全文完。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时尚女人
健康养生
生活百科
美食百科